夏付興在九井灣的小巷子里幫客人磨刀
磨刀人:幽深小巷里的吆喝
邵陽新聞網訊(胡謙 林雨)“磨剪刀嘞,磨菜刀哎……”那帶著濃厚鄉(xiāng)音的吆喝,在幽深的巷子里一直回響著。童年的記憶里,那一聲聲的吆喝顯得那么韻味,調皮的孩子甚至還要時不時跟著喊上一兩句,戲弄著那些挑著工具的磨刀人。而今,社會的發(fā)展,磨刀這個傳統(tǒng)行業(yè)也在慢慢凋零,只剩下寥寥幾個人堅守著這份老手藝,偶爾寂寥的幾句吆喝在幽深的巷子里,孤獨地拖著長長的尾音。73歲的夏付興,便是這走街串巷吆喝的磨刀人。
記者在九井灣巷子里見到夏付興時,他正忙著給附近的居民磨刀子。黝黑的臉龐上刻著歲月的痕跡,忙不停歇的雙手不知是因為太過用力,還是因為本身的削瘦,露出的青筋絲絲分明。
一條長板凳、幾塊磨刀石,還有一個用舊的鐵盒子裝著些許磨刀用的水以及一把刷子,旁邊還擺著一個拉鏈壞了的工具包,這便是夏付興隨身帶著的所有家當。夏付興是邵陽縣人,原本是土長土生的莊稼漢子,在老家伺弄著一畝三分地,年紀大了后,才跟隨大兒子來到了市區(qū)。“我是閑不住,以前在老家時自家的刀、剪子就是自己磨的?,F(xiàn)在反正閑著,倒不如做點手藝活貼補點家用。”2000年開始,夏付興就在市區(qū)各個大街小巷開始了他的磨刀生活。“一般是上午出來,下午偶爾出來,但是下雨天就在家休息了。”
每天清晨,夏付興就帶著自己的工具出門了,邊走邊吆喝“磨剪刀嘞,磨菜刀哎……”“有時候生意好一天能磨上三十多把菜刀,生意差的時候也有五六把。因為不是天天出來,所以一個月也就賺個五百多塊錢。”夏付興指著腳底下的幾塊磨刀石告訴記者,看似簡單的磨刀,其實并不簡單。磨刀石有很多種,粗砂輪是用來除銹的,細砂輪是用來打磨的,還有那最為細膩的磨刀石則是用來磨刀口的。經過這般多次地打磨,再鈍的刀和剪,也能重新煥發(fā)出生機。“每把鐵菜刀基本上要磨上十五分鐘,不銹鋼的就難一點,所以收費也貴一塊錢。但磨刀是實打實的,菜刀磨上一回能用上近兩個月。”夏付興說。
盡管夏付興不常在某個巷子停留太久,但前來磨刀的居民卻是很熟悉。蔣阿姨是第二次在夏付興這兒磨刀了,“菜刀老早要磨了,但磨刀的老是沒過來,今天散步的時候看到了,馬上就過來了。這師傅的手藝不錯。”
“現(xiàn)在的菜刀買一把也不貴,但用不了就換終究有些浪費。磨刀是個老手藝了,真的需要保護一下,搞不好什么時候城市里聽不到這些吆喝聲了,我們還要補救這門老手藝。”旁邊過身的路人,看到夏付興如斯呼吁道。
覃雅平在自己門口的縫紉機前幫客人裁褲腿
女裁縫:放不下四十年的“老伙計”
邵陽新聞網訊(林雨 胡謙)這臺縫紉機陪在覃雅平身邊近四十年了,機身好幾處地方早已銹跡斑斑,上線的鐵圈都已經被繃直的線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痕。除了老伴和兒子,這臺陳舊的縫紉機成了老人最親密的朋友,它見證了老人臉上歲月的痕跡。
覃雅平是邵陽縣人,今年60多歲了,24歲跟老伴結婚后隨其搬到了市區(qū),這臺縫紉機也就是那時從家里帶過來的嫁妝。“以前下田做工太累了,為了賺錢我就自己琢磨著做針線活。”覃雅平說當時苦于沒人教她,她只好把那些別人不要了的褲子,沿著褲縫線、褲腿邊兒、袖口等一些縫紉線把線給拆了,然后再慢慢地給它縫好,就在這一拆一補中,手工活也日漸精湛起來。
當時手工活還是比較吃香的,多數人家都是裁布做衣服。人們的穿著都很樸素,笑破不笑補,不管大人小孩,膝蓋、屁股上常打著補丁。上襪底、跑鞋墊,縫縫補補的針線活兒很多。為了補貼家用,覃雅平開始在市區(qū)找活兒來做。由于人生地不熟,基本上沒有客源,覃雅平不得不跑到街上轉悠著攬活,遇到那種沒縫紉機的雇主,還要自己從家里扛著家伙走到雇主家去。有時候路程遠,就要起得早,清晨就扛著縫紉機出門,晚上才能回家。“我們是吃過苦的人,所以這些都不算什么,你如果要現(xiàn)在的人去做這個,估計沒幾個人受得了。”覃雅平回憶說,那個時候做工一天能得兩元錢,好在做工時雇主家里都管飽,每個月還是能賺點錢。
漸漸地,有了一定的客源后,覃雅平不用滿街跑了,她將自己的縫紉機擺到了家門口,無論刮風下雨,縫紉機“噠噠噠”的運作聲都定時在樓道里響起。“我做的喇叭褲很多人喜歡,那時候一條都可以賺兩塊錢,我有時一天能做十來條。”想著那時候的光輝歲月,覃雅平喜笑顏開。
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,裁布做衣裳的顧客越來越少,生意也就慢慢冷清下來?,F(xiàn)在有顧客,也大多是裁褲腿、縫縫補補的一些細活,一個月也賺不來幾個錢。可覃雅平依舊每天把縫紉機搬到家門口,這儼然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。大多時候,她就靜靜地坐著,偶爾有顧客,她就熱情招呼下,沒顧客的時候,跟過往的幾個鄰居聊聊天。隔壁有位行動不便的鄰居,上樓時需要旁人搭把手,覃雅平即使在忙活的時候也會停下來去幫她一把。
艾棟升正在忙著幫客人修車
修車工:勤勞的雙手特別能“戰(zhàn)斗”
邵陽新聞網訊(張穎潔 高原)有這樣一雙手,它并不漂亮,時常沾滿黑乎乎的污垢,但這雙手卻方便了騎行一族;有這樣一雙手,它并不芳香,時常帶有機油的氣味,但這雙手卻擁有了精良的技藝。這雙手,來自于一個溫和而熱心的人,他的名字叫艾棟升。
每天八時左右,艾棟升就早早來到湘印機附近的一條小巷弄里,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上午短短的三個多小時,艾棟升就已經修理了六七輛自行車。1992年開始修車,21年的修車生涯,艾棟升早已和鄰里打成一片。“這個錢下午給你,現(xiàn)在我沒錢,你又不急這一會兒。”“打氣筒呢,我自己來,你忙你的。”和一些手工藝者不同,艾棟升并不孤獨,他身邊總是站著人,倒也不總是那些自行車的主人,更多的是街坊四鄰的,過來找艾棟升聊聊天,談論談論生活。
艾棟升的手藝精湛,這是沒話說的。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,艾棟升陸陸續(xù)續(xù)修了三輛不同類型的車子,而且三輛車有問題的地方也是各不相同。艾棟升干凈利索,各種零部件的尺寸了然于胸,迅速解決了“戰(zhàn)斗”。正是如此,有些人還特意從江北一路趕來,專門找艾棟升修理。但是這一身技藝,卻是艾棟升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。“還記得第一次接觸自行車時,連拆都拆不下來”,艾棟升說道,“老伴以前過來幫忙,但是修的不行,也就沒讓她來了。”
修車并不是艾棟升的全部。如今的艾棟升身兼兩份工,白天修理自行車,晚上則在二紡機搞保衛(wèi)工作。55歲的年齡,并沒有讓艾棟升產生休息的想法,他依舊打算為自己的生活和兩個兒子的生活打拼一下。“趁著身體還健朗,再多干幾年。”
艾棟升裝載工具的三輪車,常常放在離他修車地點幾步遠的地方,為此他修車總是走來走去。對此,艾棟升憨憨地笑道:“三輪車就是我來的招牌,放在顯眼處,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我在這里。”
【編輯:馬晶】